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心超室)建于1984年,是我国创建最早的心脏超声诊断室之一,奠基人为姜楞教授。共有医务人员11名,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3名,初级职称6名。总体医疗和科研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历任主任有姜楞教授(现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客座教授)、沈学东教授。
心超室是国家影像学重点学科、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超声质量控制中心、复旦大学超声医学与工程研究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主要的心血管病超声诊断中心之一,超声诊断与手术符合率达到98%以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并有98%以上的病人可以在术前免受创伤性心导管检查而直接进行外科手术。
心超室现有多功能彩色心脏超声检查仪9台,床旁便携式心脏超声检查仪1台。每年完成常规心脏超声检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术中心超监测等约45000余次,工作量在上海名列第一,在全国名列前茅。心超室近年来获得的荣誉有:
2003年被评为复旦大学三八红旗集体。
2006年被评为复旦大学巾帼文明岗,上海市卫生系统红旗文明岗。
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中山医院十佳集体 。
2008年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
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已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余名,目前在读博士生8名,硕士生5名。每年举办1~3期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接受进修医师20余名,共培养进修医师400余名。每年举办超声心动图新技术研讨会。
科研工作
近年来,共发表论文200余篇,参加编写专著20余本,在美国和欧洲心脏病年会和超声心动图年会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2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心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的合并疾患、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窦瘤破裂、升主动脉瘤
擅长:动脉疾病、动脉硬化闭塞症、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动脉硬化闭塞病、肾动脉狭窄、静脉病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静脉曲张、静脉曲张、主动脉病症、腹主动脉瘤、颈动脉病症、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动静脉瘘、透析动静脉瘘狭窄、动静脉内瘘性假性动脉瘤、动静脉内瘘狭窄、动静脉瘘血栓形成、动静脉瘘闭塞
擅长:静脉病症、下肢静脉曲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疾病、血栓形成、周围血管病、颈动脉狭窄
擅长:心脏瓣膜病、二尖瓣关闭不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主动脉瓣和三尖瓣的合并疾患、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心房颤动、心脏肿瘤、三尖瓣闭锁不全、心力衰竭、二尖瓣闭锁不全、心脏移植、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