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抽动症

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etes),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症通常在3至15岁间发病,男性较女性多,比例为(3-4): 1。

好发于3至15岁儿童

无传染性

抽动症专家表示,儿童抽动症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拧脖子等。随着病情进展,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消失。发生抽动常有多种,具有爆发性反复发声,清嗓子和呼噜声,个别音节,字句不清,重音不当或不断口出秽语,性格多急躁、任性和易怒。常伴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成绩下降。严重时动作和发音影响学习和课堂秩序,抽动症症状呈波动性、进行性、慢性等过程。
临床症状
临床上根据表现不同,抽动症通常被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一、发声性抽动:实际上是累及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当这些部位的肌肉收缩抽动时就会发出声音,简单的如“喔、噢、啊”等,也可表现为清嗓、咳嗽、吸鼻、吐痰、犬吠等声音;复杂发声性抽动由有意义的单词、词组或句子组成,表现为与环境不符的不由自主地重复无意义的词句或无缘无故地骂人。
二、运动性抽动:指头面部、颈肩、躯干及四肢肌肉不自主、突发、快速收缩运动,表现出来就是眨眼、蹙额、厥嘴、缩鼻、伸舌、张口、摇头、点头、伸脖、耸肩、挺胸等动作。

病史及体格检查首先问父母孩子患有抽动症多长时间了,多长时间发作一次,他们能否找出缓解或加剧的因素,患者能否通过有意识的努力来控制抽搐。问一下在孩子的童年有什么压力,比如家庭作业等。接着,仔细观察抽动的发作。他是有目的的,还是非自主的,注意它是局部的还是大部位的,并详细地描述。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版),机械和声音抽动被分类为单纯和复杂,但是,分界线很模糊。当然复合的抽动也会偶然出现。
(一)机械抽动简单机械抽动包括眨眼、颈部挺直、耸肩。卷舌、咬舌或嘴唇、敲指甲、拉头发、面目扭曲。一些复合的机械抽搐的例子就是面部姿势、修饰行为、跳跃、触摸、蹲下、弯膝盖、走路的时候打转、踏步、闻东西。模仿他所观察到的一个人的某些动作。
(二)声音抽动简单的声音抽动包括大笑、清噪。鼾声、嗅。吼叫、哼哼。复杂的声音抽动可能包括重复一些词语。用社会无法接受的语言,其中许多是不存在的。或者重复自己听到的别人的最后一个声音、单词,短语。

易发部位
抽动症是多组肌群同时或相继抽动,但其易发部位不尽相同。国外有人总结六百多例抽动患者抽动症状终生分布的百分比如下:
单纯抽动:单纯面部抽动占 93.1%.
头颈部抽动91%.
上肢抽动者 68.6%.
下肢抽动者40.7%.
躯干部抽动者46.5%.
单纯发音抽动者 98.5%.
复杂运动抽动者68.5%.
受累最多的易发部位是头颈区。
鉴别
抽动-秽语综合征与儿童多动症的区别:
儿童多动症比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率高,所以人们对多动症的认识较深刻。又因两者名字类似,故易于混淆。但两者发病原因、症状体征均不相同,是绝然不同的两种疾病,必须加以区别。
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其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和性情方面有缺陷。多数患儿从婴幼儿期即表现为易兴奋、睡眠差、喂养困难等,年龄渐大,活动明显增加,且动作不协调,精细动作如穿针、扣钮扣等有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冲动,缺乏控制能力;平时好与人争吵,容易激动;不听话,不讲道理,无礼貌,不避危险等;对指试验阳性。
抽动-秽语综合症主要是由于脑轻微功能障碍引起的肌群抽动为主要表现,部分患儿合并有多动症状。但儿童多动症绝无抽动的表现,这是两者鉴别的关键。
临床诊断
⑴症状开始于2~15岁之间。
⑵反复出现眼肌、面肌、四肢、躯干部肌肉多发性不自主抽动。
⑶喉部异常发音及模仿语言,模仿动作。
⑷以上症状轻重交替出现,感冒、腹泻、精神紧张或看电视时间过长,有时可使症状加重,入睡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⑸神经系统检查多无异常,部分症状能短时间自我抑制。
⑹除外风湿性舞蹈病(应检查血沉、抗链“o”、c反应蛋白)、手足徐动症、肝豆状核变性(应检查肝功、血浆铜蓝蛋白)等类似疾病。
抽动症容易被误诊:
⒈医生对此病不熟悉,以致被多种多样的症状所迷惑。将喉肌抽动所导致的干咳误诊为慢性咽炎、气管炎;将眨眼、皱眉误诊为眼结膜炎;动鼻误诊为慢性鼻炎等。
⒉家长对此症的不认同。很少因为不停眨眼、耸肩而就诊者,多认为是不良习惯。当到医院看其他病时,被医生发现而询问有关情况时,家长多不配合回答,多被告之“没事,就有点小毛病”。医生告诉家长后,家长多不信任,而反对就诊,从而使确诊时间后延。
⒊病人对症状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当轻患者有意掩盖其抽动症状时,使家长及医生不易察觉。
⒋某些医生认为抽动-秽语综合症必须具备秽语,但实际上只有1/3患者在发病几年后才出现秽语现象。

根据严重程度选用不同的治疗策略和方法。对抽动症状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学习者,则以药物治疗为主,结合心理治疗。若患者因心理因素起病,则应积极去除心理因素。

1.药物治疗

(1)氟哌啶醇 有效率60%~90%.每天1~2次,观察3天~7天若副效果不明显则增加剂量。在加量过程中应根据治疗效果和副反应调整剂量。药物主要有镇静和锥体外系副作用。

(2)泰必利 有效率76%~87%,其特点是锥体外系副反应较少,适用于7岁以上患者。每日2~3次。常见副作用为嗜睡、乏力、头昏、胃肠道不适、兴奋、失眠等。

(3)可乐定 可改善抽动症状,有效率50%~86%.该药还可改善注意缺陷和多动症状,对合并adhd,或因使用中枢兴奋剂治疗adhd而诱发抽动症状者首选此药。目前国内主要为透皮贴剂。副作用有嗜睡、低血压、头昏、口干等。

(4)利培酮 已有报道证实利培酮治疗本病有效。药物主要有镇静和锥体外系副作用。

2.心理治疗
主要有心理支持治疗、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心理支持和认知治疗的目的是调整家庭系统,让患者和家属了解疾病的性质,症状波动的原因,消除学校和家庭环境中可能对症状的产生或维持有作用的不良因素,减轻患者因抽动症状所继发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有证据支持,习惯逆转训练等行为治疗对矫正抽动症状具有肯定的疗效。

3.其他治疗
对采用多种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病例,可尝试采用经颅磁刺激、深部脑刺激(dbs)或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如壳核囊切开术。但在此领域专家的共识是:dbs治疗还处于研究初期,尚需设计严格的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仅适用于成年患者、治疗困难的患者和受影响大的患者、儿童期不建议使用。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

患儿家长应积极配合专家,不可对孩子打骂;不可将注意力集中在患儿身上,尤其是不要在患儿抽动的时候注视患儿,这样会对患儿造成一种心理压力,不利于患儿康复。

好评医生-抽动症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4994 好评率(99.7%)

擅长:呼吸系统病变、肺炎球菌肺炎、新生儿疾病、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感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败血症、高危儿、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腹泻病、婴儿腹泻、消化道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不良、肠炎、便秘、牛乳蛋白致过敏反应、小儿肠炎、疱疹性湿疹、幼儿急疹、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炎、癫痫、抽动症、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儿、脑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4655 好评率(100.0%)

擅长:呼吸系统病变、哮喘、慢性咳嗽、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咽炎、小儿流行性感冒、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肠炎、小儿腹泻病、便秘、肠系膜淋巴结炎、心血管疾病、心肌炎、心律失常、感染性疾病、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神经系统病变、脑炎、癫痫、抽动症、缺氧缺血性脑病、泌尿系统疾病、肾病综合征、肾炎、肾积水、免疫性疾病、川畸病、过敏性紫癜、血液病、贫血、发育障碍、佝偻病、中毒、脑病、湿疹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099 好评率(99.8%)

擅长:小儿消化不良、小儿腺样体肥大、抽动症、小儿便秘、婴儿腹泻、儿童多动症、小儿肠炎、小儿感冒、婴儿湿疹、婴儿肠痉挛、小儿流行性感冒、小儿泄泻、小儿秋季腹泻、便秘、消化不良、小儿腹泻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道紊乱、急性肠胃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慢性肠炎、胃肠炎、肠炎、食物过敏、胃炎、腹泻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感冒、鼻炎、鼻窦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2513 好评率(98.4%)

擅长:免疫性疾病、过敏、川畸病、消化系统疾病、腹泻病、便秘、感染性疾病、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水痘、猩红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幼儿急疹、腮腺炎、支原体感染、口腔念珠菌病、呼吸系统病变、肺炎、哮喘、支气管炎、小儿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窦炎、鼻炎、神经系统病变、抽动障碍、抽动症、热性惊厥、高热惊厥、内分泌失调、性早熟、泌尿系统疾病、肾病综合征、呼吸道感染、尿布疹、轮状病毒感染

可咨询
服务人次 4728 好评率(100.0%)

擅长:呼吸系统病变、消化系统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感冒、过敏性鼻炎、支原体感染、腹泻病、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腹泻病、儿童多动症、消化道紊乱、婴儿腹泻、胃炎、慢性肠炎、神经系统病变、抽动症、脑性瘫痪、精神发育迟缓、小儿癫痫、性早熟、矮小症、肺炎、肾病综合征、哮喘、支气管炎、自闭症、湿疹、遗尿症

相关问答-抽动症

更多
...宝贝多动症抽动症去看过吗目前宝贝都是有什么症状可以说一下吗?有没有用过什么措施去干预?抽动表现为哪方面?咋眼、耸肩、抽鼻子等?还要根据症状轻重评估是行为干预还是用药物干预。如果症状确实很严重,影响上课,建议带宝贝去医院面诊,做测试。
周荣 威海市立第三医院
2025-03-19
...等会再回你抽动症是儿童常见病,是脑功能发育过程中的一过性障碍,绝大部分自限性,可能需要几个月,不需要太焦虑,你焦虑孩子就会紧张,越紧张越容易发作,越放松好的越快。与营养没有关系,运动不影响的,但不要太疲劳就可以了紧张是加重主要原因可以吃点一般不需要忌口,甜食和油炸食品尽量少吃点,一般来说电子游戏和刺激性的电视尽量控制,学习学习用的电子屏幕没有关系的如果不放心可以去吃中医和推拿,但说实话,因为是自限性的,一般需要几个月,吃药和推拿也需要几个月,最后到底是治疗的效果还是自限性,也无法判断,所以一般来说,对于你孩子这种轻症的可以观察,不要紧张,不要焦虑,到一定时候自己慢慢会好的。是的这个疾病是越紧张越重视越严重,你们释怀孩子也会释怀,目前情况一般不需要任何治疗是的,什么都不做,孩子也容易释怀对的就这样肯定会好起来了的其他不需要了可以适当吃一点可以喝不客气哦!不算频繁
张晨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2025-08-01
你好,我先看一下视频。可能网络不太好,视频下载慢视频只能看十来秒,但看着没有大问题,不像是多动症的表现,孩子小可能注意力不集中,旁边有什么声音或者需要关注的。多动症一般不会只在这种情况下才发作。可以找专科大夫先看一下视频。多录几段,看看出现的频率。我觉得是没有大问题的,先不要紧张。孩子耳朵有没有不舒服?再有这种情况可以问问孩子当时看什么?或者哪里不舒服
刘希泉 滨州市滨城区人民医院
2024-11-24

相关文章-抽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