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胰岛素抵抗

血浆胰岛素较高的人对胰岛素不敏感,由此提出了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的概念,临床上也叫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就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因素

胰岛素抵抗通常没有非常明显的临床症状。经常存在于多种代谢异常的疾病中,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患者,通常也会合并有肥胖,血脂的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尿酸,凝血功能障碍等。对于一些胰岛素抵抗比较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比较典型的症状,最常见的就是黑棘皮病和餐前的低血糖黑棘皮病主要出现在皮肤的褶皱部位,会出现色素的沉着,主要是黑色,还有一些患者,他们的胰岛素抵抗的表现主要是在没有规律进餐时出现了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的情况。

1.空腹胰岛素
空腹胰岛素是反映人群胰岛素抵抗的一个较好的指标。
2.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
这是目前公认的检测胰岛素抵抗的方法,并被认为是评价其他检测胰岛素抵抗方法的金标准。
3.胰岛素抑制试验
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但是结果不如钳夹法精确。
4.微小模型法
微小模型技术(mmt)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机体血糖与胰岛素动力代谢的关系,而同步计算出表示胰岛素抵抗程度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和不依赖胰岛素作用的葡萄糖自身代谢效能(sg).
5.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时测胰岛素释放曲线
此类方法的共同优点是与阻断葡萄糖一胰岛素反馈法比,没有干扰葡萄糖一胰岛素反馈的生理机制;与激发葡萄糖一胰岛素反馈法中的葡萄糖耐量试验,是更符合生理性的实验。
1998年7月who将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定义为:
①胰岛素抵抗;
②糖耐量异常;
③血压≥160/90mmHg;
④甘油三酯≥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偏低;
⑤向心性肥胖;
⑥体重指数bmi>30kg/m2;
⑦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5;
⑧高尿酸血症;
⑨微量白蛋白尿。
一个个体存在糖尿病或糖耐量减退及或胰岛素抵抗,并同时具有2项以上组合,可定义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依据以下检查诊断:
1.实验室检查:胰岛素敏感性存在生理变异,在同一个体不同组织中胰岛素抵抗发生的时间与程度不同,糖皮质激素和泌乳激素、性激素、性激素结合球蛋白,雄性激素的生理神经内分泌节律与每天的胰岛素敏感性变异有关。胰岛素的作用夜间下降27%,老年人胰岛素外周敏感性下降,健康人胰岛素敏感性没有季节性的变化,在一定时间内变化范围很小,个体之间和个体本身的变化也小,2型糖尿病个体与体重相当的没有2型糖尿病者比较测量胰岛素抵抗偏高。
2.通过外加负荷检测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的实验
(1)钳夹技术(包括高血糖钳夹技术、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是目前检测胰岛素敏感性的金标准。可用于判断个体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2)最小模型法:取血繁琐、耗时、应用推广受到限制。可用于判断个体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3.临床上可使用六种参数--高血压、腰臀比、甘油三酯和hdl胆固醇水平、2型糖尿病的家族史、血糖控制情况简单估计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的存在。
鉴别诊断
实际上高胰岛素血症往往与糖尿病进行鉴别
第一,高胰岛素血症和糖尿病都是临床上内分泌比较常见的代谢类疾病,高胰岛素血症是因为胰岛素分泌相对较多导致的,而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相对较少而导致的,但是两者也是有一定联系的,长期的高胰岛素血症会导致胰岛素抵抗,长时间的胰岛素抵抗就会导致血糖代谢异常,又互为因果关系,在临床上一定注意区分。
第二,高胰岛素血症通常会导致黑棘皮症,而糖尿病非常容易导致肾病、肝病、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心脑血管系统病变等并发症,当体内的胰岛素分泌过多时,人体内多余的胰岛素就会和人体细胞表面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接收器相结合,这时就会形成黑棘皮症,原因是导致了皮肤的增生,而糖尿病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第三,高胰岛素血症并不属于终身性疾病,而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一旦确诊是不可以治愈的,高胰岛素血症通过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是可以逆转的,无论是高胰岛素血症还是糖尿病,都应该积极的进行治疗和预防,最大限度的降低对人体的危害,平时应该定期的复查血糖水平以及胰岛素释放水平、C肽兴奋试验而观察病情的变化。

一般原发性或遗传性胰岛素抵抗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一些具有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高危人群如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一级亲属、有高血压、高血脂家族史和出生时低体重儿或存在宫内营养不良史的人群,尤应注意在其后天生命过程中避免肥胖,以尽可能预防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对已表现为胰岛素抵抗的人群,应根据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方法减轻导致或加重胰岛素抵抗的因素,同时对个体所具有的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分进行个体化治疗。
一、加强运动,控制饮食,
肥胖者者强调合理的饮食计划,降低体重。同时进行长期科学有规律的运动,使体重降低。
二、理想控制血糖
胰岛素抵抗导致高血搪,长期高血糖通过其糖毒性进一步加重组织如肌肉、脂肪和肝脏组织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因此,临床工作中,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如通过合理的降血糖治疗,使血糖获得持续良好的控制均有助于减轻胰岛素抵抗。近年不少临床研究报告对一些新诊断的血糖显著升高或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精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之后,稳定血糖控制,短期内可使胰岛素抵抗明显改善,从而有助于其今后血搪的控制。
三、合理选择抗糖尿病药物
对轻、中度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多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应首选抗高血压药物(如噻唑烷二酮衍生物或称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或吡格列酮;双胍类药物或葡萄搪昔酶抑制剂--拜糖平),另外,应用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2型精尿病,如血搪控制不理想,可根据具体情况联合上述抗高血糖药物,能起到协同降血糖作用。
四、噻唑烷二酮衍生物(tzd)对胰岛素抵抗的治疗
目前已有充分的实验室和临床证据证实噻唑烷二酮药物是强效的胰岛素增敏剂。与安慰剂比较,tzd如罗格列酮可使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减轻33%(提高homa-ir指数评价),肌肉葡萄糖摄取率增加38%(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试验评价),全身葡萄糖摄取率增加44%.在联合治疗中,二甲双胍和磺酰脲类药物联合罗格列酮后,胰岛素抵抗分别减轻了21%和32%,而且其持续时间至少达24个月或更久。
五、个体化选择降血压药物
许多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对糖代谢有不良影响,避免长期大剂量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对糖代谢无不良影响;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在降血压同时轻度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血压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
六、纠正脂代谢紊乱
脂代谢紊乱如高甘油三酯和高游离脂肪酸血症等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游离脂肪酸血症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应用调脂药物改善脂代谢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噻唑烷二酮衍生物如罗格列酮改善胰岛素抵抗部分与其降低血游离脂肪酸有关。
七、补充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如铬和钒的缺乏,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饮食适当补充三价铬离子和微量元素钒有利于胰岛素抵抗的减轻。

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与饮食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代谢综合征、肥胖的主要原因,长期的代谢综合征以及肥胖会出现胰岛素抵抗,时间久了可能也会形成高胰岛素血症,在饮食上应该以清淡为主,避免吃过于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油腻的食品一定要少吃,可以多吃一些绿色的蔬菜,比如芹菜、苦苣、油麦菜、绞股蓝、蒲公英等等。
运动是改善高胰岛素血症非常好的方法之一,主要进行一些有氧的体育锻炼,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户外进行锻炼,室内的运动包括游泳、健身、跑步机、瑜伽、平板支撑、俯卧撑等等,而户外的运动包括慢跑、慢走、骑自行车、爬山等等,通过良好的运动习惯逐渐的改善高胰岛素血症,前提是患者需要坚持运动,不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对于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如果通过饮食运动不能够改善,可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比如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二甲双胍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对于肥胖伴有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可以服用奥利司他减肥,需在内分泌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

加强运动,控制饮食,降低体重:肥胖者强调合理的饮食计划,同时进行长期科学有规律的运动,使体重降低,保持体重在理想的范围内是减轻胰岛素抵抗和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基础。另外,运动本身也可增强机体,尤其是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多种代谢紊乱的纠正,对降低血糖血压,改善脂代谢均有益。

好评医生-胰岛素抵抗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4104 好评率(99.1%)

擅长: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力衰竭、急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心绞痛、血管病症、动脉硬化闭塞症、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心脏神经官能症、肺炎球菌肺炎、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心肌病、心率失常、心脏病、脑供血不足、贫血、神经痛、焦虑症、低血压、心率不齐、神经官能症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761 好评率(100.0%)

擅长:糖尿病、单纯性肥胖、胰岛素抵抗、甲状腺疾病、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痛风、高尿酸血症、血脂异常、graves病、甲状腺炎、亚甲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i型糖尿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眼、高脂血症

可咨询
服务人次 7518 好评率(100.0%)

擅长: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减低、肥胖症、高脂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高泌乳素血症、桥本甲状腺炎、痛风性关节炎、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graves病、亚甲炎、甲状腺肿、垂体瘤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4086 好评率(100.0%)

擅长:甲状腺疾病、graves病、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甲亢、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肿、亚甲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高尿酸血症、甲状腺结节样病变、高脂血症、妊娠糖尿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电解质紊乱、肥胖症、低血糖、单纯性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脂肪肝、低钾血症、痛风、垂体疾病、胰岛素抵抗、继发性高血压、碘缺乏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0672 好评率(97.6%)

擅长:营养失调、缺钙、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缺铁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小儿贫血、代谢疾病、血脂异常、高血糖、痛风、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消化系统疾病、慢性病、糖尿病、单纯性肥胖、妊娠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低血糖、心血管疾病、维生素缺乏、营养缺乏症、微量元素缺乏、发育停滞、脑血管病、缺血性脑卒中

相关问答-胰岛素抵抗

更多
...,看到了,胰岛素抵抗挺明显的考虑药物干预二甲双胍可以服用二甲双胍,每日三次,每次500mg,饭后立即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后复查胰岛素水平。服药期间要注意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可以吃胰岛素抵抗时服用二甲双胍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体重,对脂肪肝也有帮助。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相关问题一般需要长期管理,很难说“痊愈”。二甲双胍先吃3个月,之后复查胰岛素和血糖,根据结果调整用药时间。除了吃药,你要控制饮食,少吃高糖、高油食物,比如蛋糕、油炸食品,多吃蔬菜和杂粮;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像快走、慢跑都可以,帮助减轻体重,体重降下来对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脂肪肝都很重要。二甲双胍本身没有直接减重作用,但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帮助控制食欲、减少脂肪堆积。不过要配合饮食和运动,每天少吃高糖高油食物,多吃蔬菜杂粮,坚持快走或慢跑30分钟以上,体重才会逐渐下降。没有去药店买吧OK格华止最好问题已经解答完毕,如有疑问可以再次追问哈!要是没问题,欢迎您给我一个“满意”评价(评价按钮在输入框左侧“…”中,问题关闭后页面下面也可评价),春雨系统会自动赠送您一张复诊优惠券。点击我的头像,左下角可以关注我,我会发布一些科普文章,日常注重保养,可以预防疾病。
李超林 烟台毓璜顶医院
2025-08-01
...吧。餐二的胰岛素是高点。但血糖也在边界上。属于糖耐量异常。嗯应该存在着胰岛素抵抗。有糖尿病的家族史吗因为你这个在边界上。可以先生活方式严格干预。饮食上要控制总热量,减少精制碳水和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慢跑;同时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少吃多动减体重,把体重降下来 就能改善。后续可以每3-6个月复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生活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蔬菜、全谷物及优质蛋白的摄入。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瑜伽、做操等,有助于控制血糖。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减轻压力,这些都对血糖管理有益。不客气的你可以适当多喝些温开水,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一般慢慢会缓解的。
吉书红 德州市中医院
2025-07-14
...时的血糖和胰岛素是C肽和胰岛素是平行的,不必须查(打胰岛素的查胰岛素受影响,C肽反应自己胰岛功能要查)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查一下不客气包括胰岛素,跟医生说明目的,医生会知道怎么开,尤其内分泌科医生,开不错每个医院的叫法不一样(这个由化验室制定条目)如我们医院叫糖耐量系列2号(最全的,包括血糖胰岛素C肽)开这个最好由你去医院的内分泌科医生来开你需要告诉你的医生:至少包括空腹血糖 空腹胰岛素然后喝糖水(82.5g含水葡萄糖溶水到300ml)喝糖水后不吃饭,不剧烈运动,喝糖水开始计时(糖水一般十分钟内喝完)喝开始计时后123小时分别抽血糖 胰岛素就包括至少这八个数据 四次血糖 四次胰岛素看他们医院是如何开具医嘱各医院的医嘱名称代码不完全一样的叫法,单出的结果就是上述这些但出的结果全了抽血结果:糖耐量减低胰岛素抵抗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如果准备备孕吃二甲双胍不备孕不是必须吃关于月经调整,听妇科意见糖耐量减低,俗称糖前
董学勤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2025-07-10

相关文章-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