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可分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其中恶性肿瘤为多如脂肪肉瘤纤维肉瘤、恶性畸胎瘤等,良性肿瘤神经节细胞瘤等。发病初期无症状,随着肿瘤的增大、压迫或侵及周围脏器及组织时才出现症状,给诊断治疗增添了难度。除淋巴瘤外,应行手术切除。淋巴瘤可选择放疗或化疗,近期疗效较好。

所有群体

无传染性

临床表现1.腹部包块早期多无症状,在查体时或无意中发现,多数患者先有腹部不适,晚期始有明显腹痛,少数有背痛、腹股沟区痛等。随肿瘤渐增大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在上腹部可有饱胀,甚至影响呼吸;下腹部易有坠胀感。2.压迫症状由于压迫脏器而产生的刺激症状,可有恶心、呕吐;排便次数增多或慢性肠梗症征;出现尿频、尿急,肾盂积水;可引起腰背疼痛、会阴部及下肢疼痛;压迫静脉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肿。3.全身症状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体重减轻,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甚至恶病质。如系嗜铬细胞瘤,因其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出现阵发性高血压。如肿瘤压迫胰腺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出现低血糖等。

1.X线腹部平片、胃肠钡餐检查和肾盂造影
上述检查对了解肿瘤与腹腔内及腹膜后脏器的关系和明确诊断很有帮助。腹部平片要求作正侧位或斜位片。选择性腹主动脉造影或血管数字减数造影对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血供情况及良恶性的判断和指导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2.CT或MRI检查
对肿瘤的定位、定性均有帮助。B超检查对肿瘤的囊、实性鉴别较敏感。
3.穿刺活检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有时虽部位明确,但良恶性的区别较难,有条件时可作穿刺活检,也可用微型腹腔镜(外径<2mm)行腹腔内探查、除能明确肿块来源外,也可作活检明确肿瘤性质,以指导治疗。

绝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可触及腹部肿块,注意肿块的位置、质地、移动度和表面及边缘情况,有无压痛和肌紧张。胸膝位检查法大致鉴别肿块系起源于腹腔或腹膜后间隙。腹膜后肿瘤一般位置较深且固定,良性者体积较小,生长较慢,恶性者体积较大,生长较快。结合临床表现和上述各项辅助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大多数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不少腹膜后肿瘤可完整地手术切除,达到治愈目的。有些腹膜后肿瘤能否切除,需经术中探查后方能确定。2.化疗原发性腹膜后恶性淋巴瘤对化疗十分敏感,一经确诊应首选化疗,可获得较高完全缓解率。3.放疗对原发的未分化肿瘤和恶性淋巴瘤有一定的疗效。总之,因本病症状出现较晚,不易早期诊断,确诊时病症已较晚,故手术很困难,死亡率较高。淋巴瘤可选择放疗或化疗,近期疗效较好。儿童成神经细胞瘤亦可放疗。其他后腹膜肿瘤多数对放疗反应较差,但放疗对症状的改善如疼痛缓解、肿瘤缩小及延长生命尚有一定作用。故一般主张不能手术者可行放疗。近来发展迅速的免疫治疗,若单独使用,效果亦不佳。手术切除是腹膜后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

好评医生-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4457 好评率(100.0%)

擅长:头颈部肿瘤、鼻咽癌、喉癌、下咽癌、妇科肿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盆腔肿瘤、胃肠道肿瘤、结直肠癌、贲门癌、胃肠道间质瘤、胃肿瘤、食管肿瘤、呼吸系统肿瘤、肺癌、肺恶性肿瘤、肺结节、乳房疾病、乳腺癌、肝胆胰脾肿瘤、肝癌、胰腺癌、血液系统肿瘤、淋巴瘤、泌尿生殖肿瘤、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阴茎癌、皮肤肿瘤、皮肤癌、脑瘤、鳞癌、食道癌、肿瘤、癌症、淋巴癌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8736 好评率(100.0%)

擅长:呼吸系统肿瘤、肺癌、乳房疾病、乳腺癌、甲状腺乳腺肿瘤、甲状腺癌、妇科肿瘤、宫颈癌、卵巢癌、胃肠道肿瘤、胃溃疡恶变、肠癌、结肠脂肪瘤、结肠恶性肿瘤、肝胆胰脾肿瘤、胆囊癌、原发性肝癌、胰腺癌、胆囊良性肿瘤、皮肤肿瘤、黑色素瘤、间皮瘤、食道癌、肿瘤、癌症、淋巴癌、鳞癌、肺腺癌、小细胞肺癌、血管瘤、肉瘤、放射性肠炎、良性肿瘤、原位癌、结肠腺癌、转移瘤、上皮内瘤变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313 好评率(90.8%)

擅长:呼吸系统肿瘤、肺癌、肺结节、肺恶性肿瘤、晚期肺癌、胸部肿瘤、纵隔肿瘤、甲状腺乳腺肿瘤、甲状腺癌、甲状腺瘤、胃肠道肿瘤、食管肿瘤、食管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胸膜肿瘤、胸腺瘤、原发性纵隔肿瘤、纵隔恶性肿瘤、胸膜间皮瘤、恶性胸膜间皮瘤、转移性胸膜肿瘤、肺部肿瘤、肺部良性肿瘤、肺鳞癌、肺腺癌、肺癌脑转移、肺癌骨转移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098 好评率(98.8%)

擅长:肿瘤、头颈部肿瘤、鼻咽癌、胃肠道肿瘤、结直肠癌、胆囊癌、胰腺肿瘤、原发性肝癌、肝门胆管癌、胸部肿瘤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166 好评率(97.8%)

擅长:乳腺癌、食管癌、肺癌、鼻咽癌、喉癌、下咽癌、恶性淋巴瘤、结直肠癌、盆腔肿瘤、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甲状腺癌、神经系统肿瘤、纵隔肿瘤

相关文章-原发性腹膜后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