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在多种严重疾病基础上发生的一种全身性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血栓-出血综合征,并非是一种独立疾病。

DIC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据估计住院患者中发生率约 1%。其发生率与基础疾病有很大关系,如在脓毒症(一种重症感染)患者中,患病率可达 30%~50%,恶性肿瘤患者的患病率可达 7%~10%[1]。
最常见的基础疾病和危险因素,为严重感染、产科并发症、恶性肿瘤、严重创伤或大手术、一些内科疾病(如重症胰腺炎休克免疫性疾病等)、放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等。有些疾病同时也是发病诱因,如休克缺氧酸中毒、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妊娠、血管瘤等。
DIC 可分为血栓形成期(高凝期)、凝血障碍期(出血期)、微循环衰竭期、微血管病性溶血。各期之间界限不清甚至会重叠存在。DIC 也可以分为显性和非显性型、急性型(病程在 7 天内)和慢性型(病程在 14 天以上)。DIC 在临床上分为前期、早期、中期和后期。
DIC 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低血压、多发性血栓形成导致的脏器症状表现(如器官功能衰竭)、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等。
医生会积极治疗、控制导致 DIC 的基础疾病和诱因,根据不同的临床分期使用抗凝药物或者补充凝血因子、输注血小板。
疾病的主要危害:

一方面,血管内凝血形成了大量微血栓,导致组织器官血液灌注受累,出现各脏器功能受损乃至功能衰竭;
另一方面,血管内凝血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导致各部位出现出血倾向或大出血,而且凝血过程中产生的纤维蛋白会导致红细胞破坏,发生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加重病情。


该病重在预防,预防方法是积极治疗容易发生 DIC 的基础疾病和去除诱发因素,防止疾病进展至该阶段;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血小板、凝血指标的动态变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DIC 预后很差,患者死亡率与基础疾病有很大关系,基础疾病并发 DIC 后可使死亡风险增加,甚至加倍。

无特殊人群

无传染性

广泛的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会消耗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随后又出现继发性纤溶亢进,引起多脏器栓塞和功能衰竭、广泛而严重的全身出血、难治性休克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预后凶险。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常见症状包括:

出血:这是最容易被注意到的症状表现,发生率高达 80%~90%。症状可以表现为输液或肌注扎针部位的大片瘀斑,止血时间延长或流血不止,抽到试管内的血液不凝固或凝固时间延长,多部位的皮肤黏膜出血,多脏器的出血(如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脑出血等)。
休克休克可以导致 DIC,DIC 也会导致低血压休克休克多伴有多发性出血的表现,与基础病变不相符,早期即出现多脏器功能受损,常规抗休克治疗效果差。
血栓性表现:多发性血管内血栓形成是 DIC 的最早期表现,但是临床症状隐匿,症状出现时间晚于血栓形成。此症状可以表现为皮肤黏膜因血栓形成,而出现多发坏死,脏器功能受损(如出现呼吸困难,缺氧肾功能衰竭,尿量减少甚至无尿;心跳加快,心力衰竭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精神神志改变,意识模糊,难以叫醒甚至昏迷等)。
微血管病性溶血:患者突然发生贫血、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寒战高热、黄疸、腰痛、尿色变红、血红蛋白降低。溶血也可以导致肾功能衰竭,以及机体出现缺氧症状,如心绞痛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各种症状表现,可以以不同的组合方式、不同的程度出现,甚至肉眼观察难以发现。而且,出现上述症状的一项或多项,也并不一定就是 DIC。医生会将其与严重肝病血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抗磷脂综合征、某些中毒症状等进行鉴别。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精神状态或意识改变:患者精神萎靡不振,出现嗜睡、昏睡或昏迷
急性肾功能损伤或衰竭:患者短期内肾功能指标变差,直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呼吸功能衰竭:患者不吸氧时,不能将动脉血气中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维持在一定水平。在到达该阶段前,患者可能已经出现呼吸困难或有关肺功能的指数异常。
肝功能异常:患者表现为转氨酶异常、黄疸、白蛋白降低。大部分凝血因子是在肝脏产生,因此肝功能异常会进一步使凝血功能受损。
危及生命的栓塞或出血:是发生在重要脏器的栓塞或出血,如脑栓塞脑出血、心肌损伤乃至心肌梗死等。
血胸:即胸膜腔内发生出血。胸膜腔可以简单理解为肺脏表面与胸壁之间的腔隙。血量大时,也会影响血液携氧能力,影响肺脏活动范围,加重呼吸困难。
脑出血:可能是脑实质内出血,可为多发性。
消化道出血:经化验检查可发现呕吐物、胃管引流液中、粪便中等潜血阳性,甚至可以出现呕血、黑便,也可能发生消化道大出血等。
泌尿系统出血:出现血尿,甚至出现血凝块、尿路梗阻等。
组织坏死: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该血管供血区域缺血,严重者发生坏死。
微血管病性溶血:患者血液中出现红细胞碎片、游离血红蛋白,尿色呈红色或酱油色。溶血也会加重肾功能损害
血小板减少和纤维蛋白原降低:因形成微血栓而消耗。
贫血:因出血和溶血导致。
休克:微循环发生障碍。也有发生于其他 DIC 临床症状基础上的休克,如出血性休克
死亡。

1.常用的快速简易的实验室筛选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
2.DIC特殊的检查适用于筛选检查后仍不能确诊者。

DIC 如何诊断?
诊断标准包括三方面:

存在易引起 DIC 的基础疾病、手术史及外伤史。

出现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临床表现:

多发性出血倾向;
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休克或微循环衰竭症状;
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症状,如皮肤、粘膜坏死及迅速出现的肺、肾、脑等脏器衰竭;
抗凝药物治疗可改善病情。


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D-Dimer 等。

DIC 的主要治疗措施有: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和去除诱发因素。
医生会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 DIC 的分期,使用抗凝药物、补充凝血因子或进行抗纤溶治疗,必要时输注血小板,以及进行其他支持性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治疗导致 DIC 的原发疾病的药物:如感染性疾病需要足量、早期、联合应用有效抗生素,选用杀菌药物;出血性休克患者补充血容量,输注成分血等;处理产科并发症的相关药物等。
肝素类药物:有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 DIC 早期的高凝状态,抑制形成血管内微血栓,防止凝血因子继续消耗,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1][2]。
凝血因子和血制品:如凝血酶原复合物、新鲜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等,用于 DIC 中期,即凝血因子消耗性低凝血期。
抗纤溶药物:血栓形成后,会出现继发性纤溶亢进,也会加重出血。6-氨基己酸和氨甲苯酸、氨甲环酸具有抗纤溶作用。

疾病发展和转归
疾病一旦发展至 DIC 阶段,一般预后都较差,死亡风险增高。DIC 治疗效果与基础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能否及时得到控制有很大关系。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本病没有直接的预防方法,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去除诱发因素,是预防 DIC 的基本措施。

好评医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641 好评率(100.0%)

擅长:血液系统肿瘤、慢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性疾病、恶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811 好评率(97.6%)

擅长:解读血常规异常、擅长疑难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个性化给予良恶性血液病建议、贫血、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症、红细胞增多症、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营养性贫血、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液系统肿瘤、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凝血功能障碍、血友病、急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病前期、类白血病反应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688 好评率(100.0%)

擅长: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营养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恶性淋巴瘤、骨髓增生性疾病、白细胞减少症

可咨询
服务人次 7407 好评率(96.5%)

擅长:贫血、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营养性贫血、血小板疾病、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血液系统肿瘤、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凝血功能障碍、血友病、淋巴癌、急性鼻咽炎、溶血、病毒感染、铁缺乏、蚕豆病、风湿、细菌感染、地贫、感冒、白细胞减少症、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缺乏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0503 好评率(99.7%)

擅长: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性贫血、血小板疾病、血小板减少症、血液系统肿瘤、慢性白血病、骨髓瘤、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紫癜、过敏性紫癜、风湿、免疫功能失调、铁缺乏、急性鼻咽炎、病毒感染、溶血、细菌感染、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脾脏肿大、营养不良、白细胞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肝炎、结缔组织病、颈部淋巴结结核

相关问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更多
您好,DIC主要就是严重创伤,休克等引起的血液凝血系统紊乱,微循环障碍这个周期不好说,不过很危重是整个严重的疾病,比如您那朋友的肝衰竭等引起整个微循环的障碍,凝血系统紊乱只是其中之一表现比如凝血的问题,在不同的期表现不一样并且一旦出现,和并存其他疾病也是相辅相成,形成恶性循环在重病患者中比较多,特别是我刚说的严重创伤,严重感染等其他就病理产科不是,DIC肯定也需要处理,不然最后很多器官都会受损根据不同分期处理不同比如在高凝期就需要抗凝,出血期就需要补充凝血因子等
刘杰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2016-09-12
你好,从上面的检查结果来看,没有看到川崎病相关的冠状动脉的改变以及dic的证据呀这已经是恢复后的一个复查吗?除了这个指标稍微高一点,其他都还可以孩子目前吃的药物有哪些呢?并且我看出院诊断里面是没有川崎病的川崎病的表现是很复杂的,那您现在的疑问是什么?在当地,有没有给孩子输免疫球蛋白?那说明还是有一些炎症反应存在如果复发的话,会出现相应的症状现在主要是要关注孩子目前的临床症状,我果各方面状态是比较好的,那就暂时先这样服药观察支原体感染可以引起炎症因子的升高你的出院诊断里面是有这一条的具体的话您还得问保险,因为这个是他们来定的这个医生说没有任何的用处,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的话,应该是挺严重的医疗领域的重症和他们保险的重症是不一样的你的卡他们保险公司的条件找医生没有用 没有到休克的程度休克的话,一般是,有一些循环衰竭的情况的,孩子的条件应该达不到可以想一想,他们保险肯定是各种想方设法的少花钱应该还达不到不客气,祝好
张继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3-10-25
你好,是凝血还是输血?你好,请问有什么不舒服?是DIC么?你好,现在没有这个人采血,那边就直接输的输血前需要抗筛这样才能减少输血反应
程倩倩 漯河市中心医院
2018-06-18

相关文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