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神经源性休克

神经源性休克是动脉阻力调节功能严重障碍,血管张力丧失,引起血管扩张,导致周围血管阻力降低,有效血容量减少的休克。多见于严重创伤、剧烈疼痛(胸腔、腹腔或心包穿刺等)刺激,高位脊髓麻醉或损伤,起病急,及时诊断、治疗预后良好。疗效欠佳或病死者多数是未及时接受治疗者、病情危重或伴有合并症、并发症(如气胸心包填塞等).

老年人

常见症状:头晕、面色苍白、出汗
1.头晕、面色苍白、出汗;

2.疼痛、恶心、呕吐;

3.胸闷、心悸、呼吸困难;

4.脉搏增快、血压下降。

诊断(1)原发病表现。
(2)具有休克一般临床表现。
(3)排除其他类型休克。

治疗原则
1.去除神经刺激因素、立即平卧。

2.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

3.迅速补充有效血容量。

4.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5.维持正常血压。

6.病因治疗。
用药原则
1.发生神经源性休克时,立即应用肾上腺素,迅速补充有效血容量,应用右旋糖酐。

2.病情较重者可应用地塞米松。

3.收缩压低于80mmHg,应用多巴胺或间羟胺。

4.酌情使用止痛药物。

好评医生-神经源性休克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1807 好评率(100.0%)

擅长:急性脑梗死、脑出血、脑血管病、焦虑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痴呆、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硬化、脱髓鞘、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面瘫、视神经脊髓炎、颈动脉斑块、颅内感染、脑炎、帕金森、头痛、慢性偏头痛、重症肌无力、睡眠障碍、记忆障碍、顽固性失眠、自身免疫性脑炎、躯体化障碍、脊髓病、眩晕症、神经衰弱、脊髓炎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0736 好评率(99.7%)

擅长:中风、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栓塞、急性脑梗死、血管性痴呆、脑动脉硬化症、脑血管病后遗症、脑梗塞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颅内动脉瘤、颈动脉狭窄、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瘫痪、特发性面神经瘫痪、三叉神经痛、格林巴利综合征、面肌痉挛、视神经脊髓炎、舌咽神经痛、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9842 好评率(99.2%)

擅长:运动障碍疾病、帕金森、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周围神经病、视神经脊髓炎、颅内感染、脑炎、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卒中、脑供血不足、颈动脉狭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老年痴呆症、痴呆、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头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高脂血症、肌病、运动神经元病、昏迷、高血压病、神经病、抑郁症、低血压、药物中毒、颤证、神经官能症、嗜睡、急性鼻咽炎、病毒感染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593 好评率(98.5%)

擅长:萎缩侧索硬化、重症肌无力、神经-肌肉接头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急性脑梗死、脑出血、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肌张力障碍、面瘫、顽固性失眠、睡眠障碍、神经衰弱、抑郁症、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3170 好评率(96.9%)

擅长:运动障碍疾病、帕金森、脑血管病、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颅内动脉瘤、颈动脉狭窄、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张力障碍、重症肌无力、头痛、偏头痛、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睡眠障碍、顽固性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面瘫、视神经脊髓炎、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老年痴呆症、萎缩侧索硬化、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脱髓鞘疾病、颅内感染、病毒性脑炎、脑炎、脑动脉瘤、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抑郁症、耳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脏神经官能症、特发性震颤

相关问答-神经源性休克

更多
请问现在有什么不舒服的吗?请问休克到现在有多长时间了?建议你去医院补液恢复更快不客气
黄耀忠 中信惠州医院
2018-08-12
...图显示上肢神经和下肢神经都有问题当然
钟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2025-01-17
...肉的脊髓或神经有损伤病因需要进一步影像检查不一定,有这种可能肌肉萎缩吗?有可能是,其他部位呢?做其他检查了吗不是特别清楚,放大后字虚了做过核磁吗?那神经元病变得可能性较大
余秋男 黄河三门峡医院
2023-09-10

相关文章-神经源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