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腰痛或腰腿痛病人常见的一种疾病,好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由于第三腰椎横突特别长,且水平位伸出,附近有血管、神经束经过,有较多的肌筋膜附着。在正位上第三腰椎处于腰椎生理前凸弧度的顶点,为承受力学传递的重要部位,因此易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容易受损伤而引起该处附着肌肉撕裂、出血、瘢痕粘连、筋膜增厚挛缩,使血管神经束受摩擦、刺激和压迫而产生症状。
无特定的人群
无传染性
临床表现1.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男性多发,常诉有轻重不等的腰部外伤史。2.本征主要症状为腰部疼痛,疼痛因人而异,有的疼痛非常剧烈,有的则持续性钝痛。疼痛的性质一般是牵扯样的,也有呈酸痛状的。疼痛往往在久坐、久站或早晨起床以后加重。症状重者还可沿大腿向下放射的疼痛,至膝以上,极少数病例疼痛可延及小腿的外侧,但并不因腹压增高(如咳嗽、喷嚏等)而加重。3.于第三腰椎横突尖端有明显的局部压痛,定位固定,是本综合征的特点,有的病例可及第三腰椎横突较长,其尖端处可触及活动的肌肉痉挛结节,在臀大肌的前缘可触及紧张痉挛的臀中肌,局部压痛明显。
检查可见第三腰椎横突尖部有明显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无需特殊辅助检查,X线检查可能发现患侧第三腰椎横突肥大,但仅发现肥大者不能确诊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但可作鉴别诊断之用。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有突然弯腰扭伤、长期慢性劳损或腰部受凉史。2.一侧慢性腰痛、早起或弯腰疼痛加重,久坐直起困难,有时可向下放射至膝部。3.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4.X线可示有第三腰椎横突过长或左右不对称。5.血液及其他生化指标均无异常。
症状较轻者,封闭疗法、理疗及外敷药物及口服消炎镇痛药物均有效。经保守疗法无效时,对于反复再发或长期不能治愈者,可考虑手术切除过长的横突尖及周围的炎性组织,术中可同时松解受压的股外侧皮神经,该方法现今仍有争议。
协助病人卧床休息和采取舒适体位,指导病人进行有节律的深呼吸,达到放松和减轻疼痛的目的。平时注意治疗期间病人需卧硬板床休息,注意腰部保暖。按摩后可用腰围固定腰部。
1.对于腰部急性损伤要及时医治。2.注意纠正不良姿势。3.腰部可束腰带以资护腰:宜睡硬板床。4.保暖,避免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