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视盘血管炎

本病是由视神经血管发炎引起的眼病,属非特异性炎症。属于中医“视瞻昏渺”范畴。

1.发病特点多单眼发病,常见于健康青壮年,无明显性别差异。
2.症状视物模糊或雾视,视力轻度下降。

诊断检查:眼底检查(1)Ⅰ型:即视盘水肿型,为视乳头水肿外观,视乳头充血、隆起、边界不清。
(2)Ⅱ型:即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型,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表现,但视网膜出血较少。视野检查生理盲点扩大,Ⅰ型比Ⅱ型明显,有时出现中心暗点,傍中心暗点。眼底荧光造影Ⅰ型与颅内压增高所致视乳头水肿相同;Ⅱ型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表现相似。鉴别诊断:应注意与视乳头水肿,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相鉴别。

治疗:
1.全身治疗(1)皮质类固醇药物:泼尼松片60~80mg,每日1次,晨服。
(2)非皮质类固醇抗炎药物:布洛芬20mg,口服,每日3次。或芬必得300mg,每口2次。
(3)血管扩张剂:地巴唑10mg,每日3次,或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
(4)维生素类药物:维生素B1、维生素C及路丁等。
2.局部治疗地塞米松2.5~5.0mg,球后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或25mg/ml泼尼松龙0.5ml,球后注射,7~10d 1次。
3.针灸(1)体针:选睛明、照海、光明、丰隆、合谷、肝俞、胆俞、章门、太冲、膈俞、气海等穴,针刺,留针阵动,30min出针,每日1次,10次为l疗程。
(2)耳针:选肝、肾、心、肺、脾、目1、目2、眼、脑干、皮质下等,以王不留行压丸,胶布固定,每日按压4~6次。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肝失疏泄,治以调肝理血为主,证属肝经郁火者,治宜疏肝清热,凉血活血,方宗丹栀逍遥散加郁金;证属肝阳偏亢者,治宜平肝清热,凉血散瘀,方宗羚羊地黄汤加减;证属阴虚火旺者,治宜滋阴降火,凉血散瘀,方宗滋阴降火汤加减。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