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鼻结核

结核是一种鼻部结核感染疾病。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原发者可能是空气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造成,继发者多由结核病灶或其他部位结核引起。

无特定人群

有传染性呼吸道传播

1、早期症状常很轻微,可仅有鼻前部瘙痒,烧灼感,少量渗液。病变发展,分泌物增多,可有涕中带血,出现不同程度鼻塞,鼻出血嗅觉障碍。侵及鼻窦则有头昏、头痛等鼻窦炎表现。可有眼部不适,流泪,耳鸣耳溢等。严重者可有消瘦、发烧等全身症状。
2、早期见鼻前庭湿疹毛囊炎病变。可有鼻前部皮肤及粘膜粉红色小结节。常可见鼻腔内有痂皮,其下粘膜浅表溃疡,边缘不整,溃疡处有苍白色肉芽组织增生,触之易出血。严重者见溃疡深,有坏死,中隔穿孔。

诊断检查1.体格检查早期见鼻前庭湿疹或毛囊炎病变。鼻镜检查可见鼻前部皮肤及黏膜粉红色小结节。常可见鼻腔内有痂皮,其下黏膜浅表溃疡,边缘不整,溃疡处有苍白色肉芽组织增生,触之易出血。严重者见溃疡深,有坏死、中隔穿孔。
2.辅助检查鼻腔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涂片或组织检查,可见结核杆菌。诊断鼻结核发病率低,需认真检查,发现有重要体征存在,必须高度重视,详细询问病史,是否感染过结核菌,同时局部取病检。早期诊断妥善治疗。
1.早期症状不明显或甚轻微,可出现灼痛或痒感、鼻塞、分泌物增多,偶尔带血,有臭味。
2.鼻腔内有慢性溃疡、糜烂或结核肉芽组织,继续发展可有瘘孔形成,骨破坏伴有呼吸道及其他部位结核病灶。
3.鼻分泌物涂片,细菌培养可找到结核杆菌。
4.活检是唯一的可靠诊断方法。
5.结核菌素试验、胸部摄片和血沉等常规检查也有助于诊断。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发生在鼻部的寻常狼疮、麻风、梅毒、肿瘤、鼻硬结病等相鉴别。
1.鼻部寻常狼疮与鼻结核均属结核性病变,但进展缓慢,常为双侧性。结节具有浸润蔓延至鼻外皮肤之倾向,其特征为:在同一部位有自愈、复发、浸润、瘢痕等不同阶段之表现。结节色淡红,质软、边缘明显,周围无浸润区,肉芽大而坚实,色苍白而不易出血。其皮肤损害较大,可引起鼻尖、鼻翼塌陷性畸形。
2.鼻梅毒病变进展较速,破坏性亦强,其溃疡深而边缘整齐,且很少有肉芽生成,病变好发在鼻中隔骨部,易发生穿孔,且有死骨形成。鼻外皮肤多无损坏。梅毒血清vdrl试验及usr试验有助于诊断。
3.麻风早期一般无全身症状。常有鼻腔分泌物增多、鼻堵等类似慢性鼻炎症状,有时伴有鼻毛脱落,病变常侵犯鼻中隔软骨部及鼻甲黏膜,形成结节性浸润,继而糜烂引起瘢痕粘连,晚期全身症状加重,鼻腔黏膜干燥呈灰白色,覆有脓痂,类似萎缩性鼻炎,鼻中隔、鼻甲溃烂,常导致鼻中隔穿孔,出现鼻炎、鼻翼塌陷,有时发生前鼻孔狭窄。根据其全身皮肤病变、麻木及各处麻风杆菌的检出,可以确定诊断。
4.鼻腔肿瘤肉眼鉴别较困难,须活检鉴别。

诊断
根据局部检查所见,特别是身体其他部位,尤其是肺部有结核病灶时,应考虑到有结核感染的可能。
鉴别诊断
应与鼻部麻风、鼻部寻常性狼疮、鼻硬结病等相鉴别。

鼻结核西医治疗
加强营养,全身应用抗结核药物,可同时使用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肋。局部也可用抗结核药物滴鼻。溃疡、出血部位可用腐蚀剂或电灼处理。局限性肉芽肿可行简单刮除术,并用抗结核药物等局部涂敷。
鼻结核中医治疗
当前疾病暂无相关疗法。

1、要予以关心和耐心解释,保持镇静,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
2、病人应安静休息,宜向患侧卧位。

1、耳、鼻、咽、喉结核的预防非常重要。首先不要和患有传染性肺结核的患者接触,周围有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时要戴口罩。
2、不要用手挖鼻孔,以免将结核杆菌带入。
3、不要使用结核病患者的餐具,以免把结核杆菌吞入。如发现自己某个部位有结核,应及时治疗,以免传至其他部位。

暂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