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近视

近视(myopia)是眼睛看不清远物、却看清近物的症状。在屈光静止的前提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而造成视觉变形,导致远方的物体模糊不清。近视分屈光和轴性两类。其中屈光近视最为严重。屈光近视可达到600度以上,即高度近视

无特殊人群

无传染性

1、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
2、视疲劳;
3、可发生外隐斜或共转性外斜,斜视眼多为近视度数高的一眼;
4、高度近视者常出现玻璃体液化、混浊,并发白内障而自觉眼前黑影飘动或视力下降;
5、低、中度者眼底一般无变化或呈豹纹状眼底,近视孤形斑,高度近视者视神经乳头颞侧或周围环状脉络膜萎缩黄斑变性、出血、富克斯(fuchs)斑,后巩膜葡萄肿,并易发生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
6、高度近视者因眼轴处长而稍突出,同时伴前房较深和瞳孔较大,且对光反向略迟钝;
7、用凹球面透镜能增进视力。

1、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是发现近视的第一步,常用的方式为视力检查表,视力检查应在中等光亮度下进行,检查室的光线应较暗为宜。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查界值必须考虑年龄因素。通过视力检查,可以简便迅速地将可疑近视与正常人区别开。6岁以上的学龄期儿童裸眼视力低于小数视力0.5是怀疑屈光异常的标准。
2、散瞳验光:
是国际公认的诊断近视的金标准,对于12岁以下尤其是初次验光或有远视、斜视、弱视和较大散光的儿童,必须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
3、眼底检查:
包括彩色眼底照相、直接检眼镜检查、间接检眼镜检查等,可以直观看到和分析眼底病变情况。
4、裂隙灯显微镜:
通过裂隙灯仔细检查患者了解眼睑、结膜、角膜、虹膜、前房、瞳孔和晶状体等情况。
5、眼科A、B超:
对于高度近视患者应进行A/B超的检查,可了解眼轴长度、玻璃体和视网膜情况以及有无后巩膜葡萄肿等。
6、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
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能观察到黄斑区视网膜各层次结构的细微变化。对于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黄斑区的近视相关病变,如后巩膜葡萄肿、黄斑劈裂、黄斑区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等。
7、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
FFA为评估病理性近视引起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标准化的检查手段,可用于新近发生的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鉴别诊断。

病理性近视眼易有多种严重并发症,一般通过常规检查即可及时发现与早期确诊,但亦有难度较高者,如近视眼合并青光眼,弱视,视网膜脱离等,特别是在早期,一般易被忽略,故应提高警惕,全面仔细检查,通过视力监测,屈光复查,以及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特种检查方法,以求尽早得出结论。
诊断依据
1、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
2、凹球面透镜矫正,使视力增进;
3、高度近视眼底检查可明确诊断,如高度近视者常出现玻璃体液化、变性、混浊;
4、可伴有共转性外斜。
鉴别诊断
1、老视
远视和老视是2种不同屈光状态,但由于都用凸透镜矫正,远视力又都好,两者往往被混淆,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戴凸透镜后既可看清远方,也能看清近方,而老视只是由于调节力的减弱,对近方目标看不清,属于一种生理性障碍,戴上凸透镜后虽能看清了近方目标(书,报),但不能同时用此镜看清远方物体,这和近视者戴镜的情况不同。
2、正视
调节力较强的轻度或中度近视眼,可借调节作用自行矫正其近视,对远,近目标均能看清,外观上和正视者无异,鉴别近视和正视可以采用客观检影法进行。
3、假性近视:由调节痉挛引起,多见于青少年,短期内视力下降明显,但休息后或睫状肌麻痹后视力有提高或近视消失或程度减轻。

近视眼不可逆,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不能治愈近视眼,仅仅是矫正近视,框架眼镜是首选可以使用隐形眼镜,特殊情况可以考虑十八岁以后角膜激光手术。
近视眼原因复杂,一般认为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起决定性作用,长时间持续用眼看近处东西可以诱发近视发生发展。目前在遗传基因不能治疗的条件下,控制环境因素成为预防控制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措施。
目前控制近视发生发展,经过科学验证有效果的治疗近视方法是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治疗。近视眼流行病学研究提示预防控制近视发展最佳方法是增加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眺望远方,平衡饮食。近年来,实践证明角膜塑形镜矫正控制近视发展有效果,轻中度近视可以考虑角膜塑形镜,使用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需要规范化操作,定期眼科检查,确保眼睛安全。预防控制近视发展,需要阅读姿势、距离、时间、背景光强度、字体大小等适宜。可以考虑眼保健操解除眼疲劳。
角膜激光手术矫正近视,一般需要十八岁以后可以考虑,并且近视度数比较稳定,需要严格的筛查,符合条件预约手术。手术后如果继续长时间持续用眼看近处东西,还会出现近视。手术后需要爱护眼睛,避免近视度数发展。
高度近视可以考虑眼内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矫正,一般适用于中高度近视,也需要严格的筛查,符合条件预约手术。此类手术比较符合眼睛生理,目前成为矫正近视的主流手术之一。

近视眼手术后对症护理
1、二十四小时内注意
睡眠以仰卧姿势为佳,以免碰伤角膜。可能会有异物感或流泪,切忌用手揩擦、注意卫生。不要洗头、淋浴。切勿使用眼部化妆品。另外,术后3-4小时内出现异物感、流泪现象属正常现象。术后由于个体差异有些患者在当晚及次日会有疼痛感、异物感、难睁眼、流泪等正常反应。这是激光治疗近视眼术后的护理工作之一。
2、一星期内注意
睡觉时戴眼罩保护眼睛,以免外力导致角膜瓣移位。禁烟、酒、槟榔,少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少看电视、电脑及书报,避免眼睛疲劳。为防止沙尘或异物入眼,可以戴太阳镜、平光镜或护眼罩外出。切勿游泳或做蒸汽浴。这是近视眼术后的注意事项之一。
3、一个月内注意
避免做剧烈运动或可伤及眼睛的活动。勿驾车或操作危险机器。一生中:注意卫生,避免用眼过度。
近视日常护理
1、注意读写姿势。看书、写字的时候,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3厘米左右。坐的姿势要端正,头要放正,背要挺直。这是常见的近视眼的护理方法。
2、建立眼保健操制度,定期检查视力,对视力低下的同学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近视眼的护理需要注意看书、写字的光线。看书、写字时的光线不能太强也有能太弱,不能在阳光下。写字时光线最好来自左前方,以免手的阴影妨碍视线。
4、上课做作业时要经常眨巴眼睛,感到眼疲劳时,应用闭目半分钟,但不要揉眼睛,这样对预防近视有一定的帮助。
5、看的书本字体不能太小,要与年龄相符合。
6、防止用眼过度,近距离工作一次不要超过50分钟为宜,每个小时应休息10分钟,极目远眺松弛调节,可以预防近视。

预防近视眼的方法已有很多,任何一种有利于减轻视力疲劳,放松眼调节的措施均可试用,当然还可以进行其他途径的探索,但均应科学合理,有益无害。
1、预防近视眼
近视眼发生有一定规律性,应当注意好发期的视力保健,通常包括学龄前期,生长发育期,怀孕期,围生期及患有某些全身疾病时,单纯性近视眼有明确的外因即长时期近距离用眼,故减少视力负荷是预防工作的关键,通过对视力变化的定期监测及对视力进行定性检查,可以早期发现与确定预防对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以下对象较易发生近视眼,可作为重点预防对象:
(1)有不良用眼卫生习惯及过度近距离工作者。
(2)父母为近视者。
(3)视力不稳定已从1.5降至1.2或1.0者(实际上可能已有近视眼),预防措施包括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不应过长;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并可采取远眺法,或多种视力与调节-集合训练法,以求经常性地增加视距,开阔视野,放松调节,维持正常视觉功能,平时要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平衡饮食,合理营养,生活要有规律,维护身心健康,注意预防各种异常刺激及危险因素,如有机磷慢性中毒等,尽量避免物像在视网膜上形成朦胧影,如早期矫正角膜散光,不要在震荡,晃动的条件下或黄昏时阅读,照明要求充分与标准,光线不要过暗或过强,电视屏亮度与色调选择要适中正常,图像不清时应及时调整,或即转移视线,采用正确的阅读姿势,读写距离保持在1尺以上,改善学习条件(印刷品要求清晰,字型标准)及书写条件(笔迹清晰,纸张白净),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及其他眼病,特别是青少年患有全身发热疾病期间,更应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可通过遗传咨询,预防病理性近视眼,父母双方如均为病理性近视眼,子女将近100% 发病,孕期要预防感染,避免中毒,过敏及其他非正常刺激,早产儿要注意护理,尽可能减少吸氧。
2、预防近视眼度数增加
对于所有近视眼,特别是病理性近视眼者,应当设法防止近视屈光度加深,维持或争取改善视功能,除可采用上述预防近视眼发生的方法外,尚应特别注意合理用眼,选择适当工作,避免过度用眼与不良视觉刺激,正确矫正屈光不正,配戴合适眼镜,病理性近视眼要求经常戴镜,远近选择使用,也可配戴接触眼镜,可能缓减或中止近视眼发展的措施,包括配镜(双焦点镜,透氧硬性接触镜),药物和手术等。
3、预防近视眼的并发症
近视眼致盲的主要原因为其并发症,如弱视,视网膜病变及青光眼等均需重点预防,应积极,认真采取各种防止近视眼加深的方法,除要求患者经常注意视力变化外,还应重视眼部早期出现的任何其他异常现象,如闪光感,飞蝇(蚊)症,视野缺损,视力(尤以近视力)进行性或突发性下降,以及眼部酸胀,疼痛及夜盲等现象,一眼已有并发症者,应特别观察另一眼情况,随时检查,及早发现,包括眼压,视野,眼轴等的变化情况,必要时进行其他眼部特种检查,病理性近视眼发生开角性青光眼的几率较高,其眼底及视野变化可掩盖青光眼病损,且由于眼壁硬度较低,测出眼压偏低,都可延误青光眼的诊断,因此应提高警惕,对病理性近视眼测量眼压时应使用压平式眼压计,以排除眼壁硬度的影响,此外,尚要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减少对眼的不良刺激,尽量减少剧烈体力活动。
4、推广健眼操
(1)眼保健操:已由教育部和卫生部定为在校学生的健眼操,虽有学者对其效果有不同看法,但只要能够按照规定认真去做,对眼的健康有益无害。
(2)远眺法和晶体操:这2种健眼操都是根据“长期看近是引起近视的主要动因”反其道而行之,设法看远就可预防近视的发生所设计,这类方法,在所有防治近视的科普读物中均有详细介绍,亦不赘述。
(3)手指操:现分2种做法,分述如下:
①有目标的手指操:把右手食指伸直,垂直放在两眼下前方15~25cm处,当两眼注视远方10m以外物体时,两眼即处于看远状态,此时两眼的眼轴散开可使两眼视线平行,两眼调节为零和瞳孔放大,当两眼注视眼前手指时,两眼即处于近反射状态,根据食指与眼的距离,如放在15cm处时,可以产生6.6d的调节和6.6米角(ma)的集合,如两眼交替看远方物体和近处手指,必然使两眼眼内外肌肉联合运动,这是一种非常合理的防治近视的健眼操。
②无远目标的手指操:将一个手指垂直地放在两眼前方,当两眼注视近处手指时形成双眼单视使两眼处于看近状态,根据手指与眼的距离可进行程度不同的两眼眼内外肌近距离的协同锻炼,但当被试者去看想象中的远目标,同时有意识地不去注视近处手指(图中虚线所示),两眼眼轴即向外旋转,由于远处无注视目标,就把近处手指看成左右交叉的两个模糊的指影,忽而注视眼前手指,忽而看想象中的远方目标,就可进行无远目标的手指操了,如同时将手指左右上下移动,就可进行两眼眼肌全方位的眼内外肌的锻炼,此法简单方便随时随地可做,如能坚持,确实是防治近视的方法中经济又有实效的好方法。

好评医生-近视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6484 好评率(99.5%)

擅长:屈光不正、近视、近视眼、远视、散光、高度近视、晶状体病、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结膜病、翼状胬肉、眼表疾病、干眼、干眼症、睑板腺功能障碍、角膜病、真菌性角膜溃疡、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眼睑病、结膜炎、睑腺炎、睑板腺囊肿、霰粒肿、上睑下垂、倒睫、玻璃体混浊、玻璃体积血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4058 好评率(98.4%)

擅长:白内障、翼状胬肉、玻璃体积血、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病变、黄斑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落、干眼、结膜病、泪囊炎、葡萄膜炎、近视、远视、倒睫、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晶状体病、睑腺炎、睑板腺囊肿、角膜炎、眼底病、青光眼、飞蚊症、球结膜下出血、眼皮跳、睑外翻、高眼压症、虹膜炎、黄斑裂孔、眼底出血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0412 好评率(100.0%)

擅长:屈光不正、近视、近视眼、远视、散光、高度近视、眼表疾病、干眼、干眼症、睑板腺功能障碍、角膜病、真菌性角膜溃疡、结膜病、翼状胬肉、眼睑病、结膜炎、睑腺炎、睑板腺囊肿、霰粒肿、上睑下垂、倒睫、晶状体病、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泪囊炎、泪道阻塞、泪器病、泪腺分泌功能减退、玻璃体混浊、玻璃体积血

可咨询
服务人次 78102 好评率(98.9%)

擅长:结膜病、翼状胬肉、眼表疾病、干眼、泪器病、泪腺分泌功能减退、屈光不正、近视、远视、高度近视、玻璃体疾病、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落、葡萄膜疾病、葡萄膜炎、眼睑病、睑腺炎、睑板腺囊肿、倒睫、上睑下垂、晶状体病、白内障、眼病、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眼底病、红眼病、赖特综合征、玻璃体后脱离、斜视、青光眼、弱视、角膜炎、急性结膜炎、球结膜下出血、眼外伤、结膜结石、高眼压症、圆锥角膜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874 好评率(94.6%)

擅长:干眼症、睑板腺功能障碍、视网膜病变、黄斑病、眼底出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浆、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葡萄膜疾病、葡萄膜炎、晶状体病、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虹膜炎、玻璃体疾病、闭角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继发性青光眼、伴有虹膜睫状体炎的继发性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近视

相关问答-近视

更多
你好,孩子上次不是已经配了成长乐了吗?功能现在还挺好的123级功能都还有只是孩子有外隐斜,融合范围小一些平时可以练习一下聚散球可以的孩子有外隐斜,所以配眼镜的时候要足矫不要随意的降度数对,正常,但是就是范围小一些嗯,这个只是一部分,这主要是查的3级功能好不好,如果详细在查的话,视功能还包括一些,比如调节功能调节功能包括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调节反应等检查项目,能反映眼睛调节能力的好坏。没检查了的这些没有影响调节功能对配镜有一定影响,若调节功能异常可能需要调整配镜方案。一般大一点的眼镜店也可以我看几次的基本上就是右眼100,左眼125这次查的是75的100验光的时候才能看出来,通过散光盘,检影都能看出差个25度也不要紧散光盘能让你直接看到不同方向线条的清晰度差异,以此判断散光度数和轴向是否合适;检影则是通过观察眼底反射光的移动,客观确定散光的准确度数和方向。散光欠矫会导致视物模糊、视疲劳;足矫能清晰视物且无不适;过矫可能引起头晕、视物变形。判断需结合验光结果、试戴感受及视力清晰度。那就以复验得为主配镜时以复验的散光度数作为依据更好,复验结果是结合散瞳后和主观试戴感受得出的,更贴合孩子的实际用眼需求。不算过矫,复验的散光度数是结合散瞳和试戴得出的,以此配镜更合适。是的,需要
王伟华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2025-09-20
儿童近视常用的控制药物是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需要先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验光、眼压、眼轴长度等,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适合使用及具体浓度和用法。您想了解低浓度阿托品哪方面的问题呢?安全的娃眼压好着就可以主要好好户外活动少看电子产品没有眼轴可以观察三个月左右看看是的每天晚上睡觉前一次每次1滴,滴入眼内,坚持使用才能有效控制近视进展。低浓度阿托品需要长期使用才能有效控制近视进展,具体使用疗程要根据孩子的近视控制效果和眼部情况来调整。是的是的,低浓度阿托品主要作用是延缓近视度数加深,不能使已经近视的视力恢复正常。娃视力还好,暂时不需要,观察好好户外活动看看不客气有问题随时问我麻烦评价一下哦,谢谢
吴海艳 四0八医院
2025-09-14
16岁男孩近视,首先要注意用眼习惯,每次近距离用眼40分钟左右就停下来,向远处看20秒以上,每天保证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不要在光线过暗或过亮的地方看书、看屏幕。学习时眼睛离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距离,屏幕中心要略低于眼睛视线。另外,需要定期到医院验光,明确近视度数,根据度数佩戴合适的框架眼镜,每半年复查一次视力和度数变化。要配戴眼镜16岁男孩眼轴长,通常提示是轴性近视。目前需要定期监测眼轴长度变化,每半年检查一次。平时要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每次不超过40分钟,多进行户外活动,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可以考虑佩戴角膜塑形镜,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眼轴增长速度。正常眼轴24mm孩子28点多眼轴长度超过24这个数值,近视度数会相应增加,眼轴越长,近视度数通常越高。目前医学上还没有明确能让眼轴“退轴”的方法,重点是控制眼轴继续增长。孩子现在眼轴28点多毫米,属于高度近视风险人群,眼轴越长,发生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会增加,需要更严格防控。目前孩子用的镜片半年涨了50度,控制效果尚可,但眼轴仍在增长。建议考虑联合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0.01%),每晚睡前滴一次,能帮助延缓眼轴增长速度。同时继续坚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尽量在自然光下活动,减少持续近距离用眼,每次用眼30分钟就远眺5分钟。另外,角膜塑形镜(OK镜)控制眼轴增长的效果通常比框架眼镜更好,如果孩子角膜条件合适、卫生习惯良好,可以考虑更换为OK镜,晚上佩戴,白天无需戴镜,同时能有效延缓眼轴进展。每3个月复查一次眼轴长度和视力,密切监测变化。不会,晚上睡觉前点,第二天瞳孔就会恢复正常眼轴长度没有绝对的“危险阈值”,但越长并发症风险越高,需严格防控。孩子喜欢玩游戏会加速眼轴增长,0.01%阿托品滴眼液对控制近视进展有用,可坚持使用。按目前增长速度,成年后能否做半飞秒、全飞秒或晶体植入,需根据那时的角膜厚度、眼底情况等综合评估,现在重点是控制眼轴增长。建议除了用药和戴镜,必须严格限制每日游戏时间(每次不超过20分钟,全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并确保每用眼20分钟远眺6米外物体20秒。对散光没效果0.01%阿托品滴眼液主要针对近视防控,对散光没有直接防控作用。目前我无法在线开具处方。目前除了0.01%阿托品滴眼液和考虑角膜塑形镜,暂时不需要额外补充其他药品。重点还是严格控制孩子的游戏时间,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每次玩20分钟就必须停下来远眺休息。同时坚持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尽量让孩子多在自然光下活动,这对控制眼轴增长很重要。每3个月带孩子复查一次眼轴和视力,密切观察变化。目前根据你描述的情况,无法判断孩子是否有斜视或其他眼部问题,这些需要通过详细的眼部检查,比如眼位检查、眼球运动检查近视等才能确定。你可以在下次带孩子复查时,让医生重点做一下这方面的检查。
陆燕 东部战区总医院
2025-08-20

相关文章-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