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Intestinal Tuberculosi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肠道所引发的特异性、慢性传染性疾病,是肺外结核中较常见的一种。在新中国刚成立时,结核病是一种非常多见且危害巨大的传染性疾病。此后,随着有效抗结核药物的临床广泛应用,人民生活条件的逐步好转,结核病的发生率显著下降。不过,近年来由于耐药菌的出现,以及部分人群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免疫力低下,使得结核病的发生率又有所上升。肠结核可以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回盲部最常见,因为该处淋巴组织丰富,且肠道内容物在该处停留时间较久。
肠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入肠道组织,引发的一种慢性特异性感染,绝大多数继发于肺结核,此外也可能是健康人与肺结核患者共同饮食,或食用带菌的乳制品所致。
肠结核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伴有肠外结核病史、青壮年、女性、免疫力下降。
肠结核起病缓慢,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发生腹痛、腹部肿块、腹泻或便秘,以及低热、盗汗全身性结核症状。
如果未能及时控制病情,可能造成肠梗阻、肠穿孔、肠出血、结核性腹膜炎,形成各种不可逆的损伤[2]。
伴有结核病史者或肠结核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一旦出现持续的腹痛、腹胀、腹部肿块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诊治。
临床医生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询问既往结核病史,结合实验室、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可得出诊断结果。
肠结核必须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病情,维护肠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肠结核治疗的关键是足量足疗程完成抗结核用药方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开展对症治疗,缓解临床症状。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
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同时开展必要的支持疗法,治疗过程中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趋势,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肠结核预防的重点是治愈原发结核病,避免接触病原体,改善机体免疫力。
1.血液检查
溃疡型肠结核可有中度贫血,无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多明显增快,可作为估计结核病活动程度的指标之一。
2.粪便检查
溃疡型肠结核的粪便多为糊样,一般无肉眼黏液和脓血,但显微镜下可见少量脓细胞与红细胞。粪便浓缩找结核杆菌,阳性者有助于诊断,但仅在痰液检查阴性才有意义。
3.结核菌素(PPD)试验
皮试阴性或血PPD抗体阳性有助于诊断,但阴性不能排除该病。
4.X线检查
X线胃肠钡餐造影对肠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并发肠梗阻时,钡餐检查要慎重,以免加重肠梗阻,必要时可用稀钡做检查。除进行钡餐检查外,宜常规加钡剂灌肠检查或结肠镜检查以寻找可能同时存在的结肠病变。在溃疡型肠结核,钡剂于病变肠段呈现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在病变的上、下肠段则钡剂充盈良好,称为X线钡影跳跃征象。病变肠段如能充盈,则显示黏膜皱襞粗乱、肠壁边缘不规则,有时呈锯齿状。也可见肠腔变窄、肠段缩短变形、回肠盲肠正常角度消失。
5.CT检查
可见肠壁环形增厚,少数见盲肠内侧偏心性增厚。该检查敏感性不如肠道X线造影。
6.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可以对全结肠和回肠末段进行直接观察,如能发现病变,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病变主要在回盲部,内镜下见病变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大小及形态各异的炎症息肉,肠腔变窄等。活检如能找到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或结核分枝杆菌具确诊意义。
7.抗结核抗体测定及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干扰素测定(T-Spot)
T-spot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怎样确诊肠结核?
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并无明显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可出现血沉增高、PPD 及 T-spot 呈阳性。
确诊一般依靠病原菌培养及肠镜下病理活检。符合上述四条中任何一条均可以确诊肠结核:
肠壁或肠系膜淋巴结找到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病灶;
病变组织病理检查找到结核杆菌;
病变处取材培养结核杆菌阳性;
病变处动物接种有结核改变。
若无法确诊,则可根据临床症状(腹痛、腹泻便秘交替发生等)、体征(肠型、回盲部包块)以及 X 或钡餐检查有典型结核改变且肠外找到结核病灶或抗痨试验治疗 6 周病情得到缓解,则可做出临床诊断。
怀疑肠结核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由于肠结核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宜收入普通消化科病房,若怀疑患有肠结核,则应至结核病专科医院就诊。可选择结核并发症或肺外结核就诊,确定可否仅内科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则可至结核病院普外科就诊。
肠结核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克罗恩病:克罗恩病与肠结核在临床症状及肠镜下表现方面都比较类似,均有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也可见纵行溃疡及铺路石样改变。两者在发病部位上有一定的区别,肠结核多发生与回盲部,而克罗恩病多发生于结肠,肠镜下活检见结核肉芽肿可明确区别。
阑尾炎:阑尾炎起病较急,常无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病史,多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压痛,白细胞增高等表现。肠结核多有肺结核迁延而来,病程隐匿,起病较慢,必要时可手术活检以区分两者。
结肠癌:右侧结肠癌与肠结核均可出现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右下腹包块等表现,结肠镜下活检可将两者明确区分(肠结核见结核肉芽肿形成,而结肠癌则可见肿瘤细胞)。
肠结核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促进肠道病灶及早愈合,同时需要注意防治并发症[3]。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预后的关键因素,当病变尚在渗出阶段,经治疗后可完全痊愈,预后良好。病情越重、治疗越不及时,则预后相对越差。
肠结核治疗的关键是足量、足疗程完成抗结核用药方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开展对症治疗,缓解临床症状。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
肠结核可以采用哪些药物进行治疗?
抗结核药物治疗:肠结核治疗的关键。
治疗原则: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医生一般会首选的抗结核药物:
异烟肼(INH)
利福平(RFP)
吡嗪酰胺(PZA)
链霉素(SM)
乙胺丁醇(EMB)
治疗方案:
患者可以采用复合制剂治疗,这样更有利于保证患者联合、足量用药,同时也便于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督导管理;
任何抗结核方案都包括 2 个不同的治疗阶段,即强化治疗阶段和巩固治疗阶段,总疗程大致为 1.5 年。
对症治疗:
对于腹痛者,医生会给予解痉、止痛药物;
对于长期、大量腹泻的患者,医生除了给予止泻药物治疗,还会进行补液和营养治疗,以维持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并满足患者必要的营养所需。
肠结核可能需要施行哪些手术治疗?
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完全性肠梗阻或部分性肠梗阻经内科治疗未能起效;
急性肠穿孔或慢性肠穿孔瘘管形成经内科治疗未能闭合;
肠道大出血经积极抢救未能有效止血;
诊断困难须腹腔镜探查。
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主要采用的手术方案包括:
肠粘连松解术;
病变肠段切除术;
病灶清除术;
腹腔引流术等。
患者在术后仍需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抗结核用药方案开展规范化治疗。
Copyright © 2011-2025 北京春雨天下软件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20150号 京ICP备12050281号-1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3)第 00530 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4000018855转9 feedback@chunyu.me
春雨互联网医院电话:4000018855-3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热线:0951-12320 银川市政府热线:0951-12345